冷卻塔噪音治理
作者:四川巨龍液冷 發布時間:2025-05-30 瀏覽量:

機械通風冷卻塔產生噪聲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
空氣動力噪聲 是機械通風冷卻塔的主要噪聲源,來自于風機,包含旋轉噪聲和渦流噪聲兩部分。其中,旋轉噪聲的基頻與葉輪轉速、葉片數成正比;渦流噪聲的基頻與氣流同葉片的相對速度成正比,與氣流入射方向的物體厚度成反比。這類噪聲具有頻帶寬、中低頻突出的特征,低頻噪聲傳播遠且不易衰減。
淋水噪聲 是逆流式冷卻塔的主要噪聲源,與淋水密度、水滴降落高度成正比,還與塔內通風速度相關,屬于以中高頻為主的高強度穩態噪聲。
機械噪聲 由電動機、風機及傳動部件等旋轉機械在轉動系統不平衡引發的偏心力周期作用下產生振動和噪聲。其中,風機的噪聲強度與風機直徑、轉速和通風量有關 —— 在相同通風量條件下,風機直徑越大噪聲越低,噪聲與葉片及流體的相對速度成正比。
其他噪聲 主要為塔體振動產生的二次噪聲,是動力設備引發固體件振動后,振動在壁板中傳播時向外輻射的噪聲。
一般而言,冷卻塔的噪聲控制需根據周邊場所性質和環評要求,按現行國家標準《聲環境質量標準》GB 3096、《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12348 執行。我國在 GB/T 7190 系列國家標準中針對標準工況下不同名義冷卻水流量的塔型進行了噪聲指標分級處理,以促進冷卻塔環保性能的提升。那么,能夠有效降低噪聲的措施有哪些呢?
GB/T 50392-2016《機械通風冷卻塔工藝設計規范》中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 采用低噪聲風機;
- 在動力設備與塔體框架間加減振墊;
- 在出風口采用消聲裝置;
- 進風口采用消聲百葉或消聲器;
- 改善配水或集水系統,降低淋水噪聲;
- 在冷卻塔與控制點間設置組合式隔聲屏障。
需要說明的是,一般吸聲類措施的降噪效果在 15dB (A)~20dB (A),水面上消淋水噪聲的降噪效果在 6dB (A)~10dB (A),隔聲類措施的降噪效果在 10dB (A)~15dB (A)。
針對機械通風冷卻塔,對噪聲源的治理是噪聲治理的第一步,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實現:
措施一:減小機械通風冷卻塔整體的氣流阻力。根據工藝和場地布置要求確定冷卻塔形式,盡量加大氣流的過流面積,確保氣流經過的各部件符合流體流動特性,以減小塔阻。
措施二:選擇低噪聲風機。選用具有防噪聲設計的風機葉片類型,降低風機的比噪聲;優先選擇低轉速風機。
措施三:控制電動機噪聲。電動機噪聲主要來自風扇,采用單向風扇可降低噪聲 4~12dB;還可選擇雙速風機,夜間氣溫低時低速運轉以減少噪聲。
措施四:在冷卻塔的集水池布置落水撞擊材料(消聲墊),如軟質泡沫塑料,減小水滴噪聲;也可在冷卻塔進風口淋雨區布置半軟性點滴填料,減緩水滴下落速度,可降低噪聲約 9~15dB。
措施五:對于小型機械通風冷卻塔,可采用隔振措施減少塔體振動。風機振動以低頻為主,若安裝在樓頂未采取隔振措施,振動易沿固體結構傳播較遠,此時可采用阻尼隔振器。
其次,當噪聲源治理仍無法滿足要求時,可在冷卻塔的進風口和出風口設置消聲器。出口布置消聲器后噪聲可降低約 20dB (A),進風口噪聲一般比出口低 10dB (A)。也可將冷卻塔出風口做定向設計后加裝消聲器,使出口噪聲傳播方向遠離居民區等敏感點。但需注意,消聲器會增加冷卻塔的氣流阻力,需認真核算冷卻塔的工藝條件,必要時調整設計。
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如冷卻塔多個方向存在居民區等噪聲敏感點,可通過設置隔聲板進行定向治理。
具體采用何種降噪措施需視現場環境和業主要求而定。但無論采用哪種方式,均需在不影響冷卻塔核心性能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噪聲以滿足環保要求。